2022年7月25日,中國工程機械工業協會建筑起重機械分會2022年度中期理事會暨市場發展論壇在徐州順利召開。
本次大會由中國工程機械工業協會指導,建筑起重機械分會主辦,2022年度輪值副會長單位徐工徐州建機工程機械有限公司(以下簡稱“徐工建機”)承辦。
會議現場
中國工程機械工業協會副秘書長王金星、建筑起重機械分會會長喻樂康、名譽副會長吳恩寧等領導和專家參會。輪值副會長徐工建機總經理夏泳泳出席了會議。分會副會長單位中國建筑科學研究院有限公司、沈陽三洋建筑機械有限公司、上海寶達工程機械有限公司、浙江省建設機械有限公司、方圓集團有限公司、山河江麓(湘潭)建筑機械設備有限公司、浙江虎霸建設機械有限公司、江西特種電機股份有限公司、馬尼托瓦克起重設備有限公司、陜西建設機械股份有限公司、湖北江漢建筑工程機械有限公司、大漢科技股份有限公司,及分會理事單位、支持單位等30余家單位參加了會議。受疫情影響,少數單位請假。
大會由分會會長喻樂康主持。徐工建機總經理夏泳泳致歡迎詞。
中國工程機械工業協會副秘書長王金星發表《工程機械行業發展情況及趨勢分析》報告。報告從工程機械行業2021年發展回顧、2022年行業經濟運行情況、運行特點等方面,用翔實的數據對行業發展情況進行了全面客觀的分析。王秘指出,2021年工程機械行業銷售收入9065億元,創歷史新高,出口增長60%以上。受疫情影響,2022年行業下降明顯,但從月度統計情況看,6月環比降幅收窄,預計下半年到2023年行業有望企穩回升。王秘向與會代表提出要關注國家政策落地落實、關注疫情影響、關注國際市場等建議。
分會喻樂康會長做《新時代新發展新機遇》主題報告。喻會長指出,據分會統計,2021年建筑起重機械行業規模突破500億元,總銷量達到11萬臺;其中塔機6萬臺,升降機近5萬臺;28家重點企業整體增幅約5%。2022年上半年,行業塔機和升降機銷售臺數約2.1萬臺,銷售額106億元,行業整體下降約55%。隨著國內市場的收縮,海外市場有望獲得恢復性增長,據協會數據,今年前5月中國塔機出口789臺1.5億美元,出口數量同比增長21.4%。行業市場集中度再提升,洗牌趨勢凸顯;塔機呈現大型化高端化發展趨勢。對于行業發展,喻會長提出要警惕產能過剩和價格競爭的風險。
分會秘書長周平對近年及上半年行業數據進行了通報,并對秘書處統計、團體標準、網站建設、行業年鑒等各項工作的開展情況進行匯報。
在市場發展論壇環節,徐工建機總經理夏泳泳進行了主題發言。夏總指出,國內塔機行業抗周期性能力弱,隨著海外市場增長和塔機大型化發展,行業企業應該從“達到高端品質,贏得高端市場”入手,堅持技術創新,堅持降本增效,堅持數字化驅動,踐行綠色制造,不斷研發新工藝、新技術。
論壇上,各位代表針對當前的行業形勢和發展趨勢紛紛發言,共同探討行業低谷時期的企業應對之策。喻樂康會長代表會長單位中聯重科發言,行業發展趨勢方面,他認為今年下半年到明年,行業還有繼續下降的風險,從數據來看,目前還遠未達到2016年的低谷水平。對于企業對策,他認為要嚴格控制風險,從人員、資源等方面全面收縮,去產能化,做高合同質量,嚴格控制逾期,當下讓企業“活下去”是第一要務。同時,他非常贊同夏總看法,要重視技術創新,降低成本,提高質量。
陜建機副董事長柴昭一、江漢建機總經理黃保忠、大漢科技總經理張茹、方圓集團總經理劉長城、沈陽三洋建機總經理賈士超、馬尼托瓦克產品經理呂衛東、廣州特威副總經理蔣錦富、東莞毅新慶江董事長陳毅川等領導先后發言,分享了各自對行業的判斷和企業當前的應對措施。
與會代表發言
會上審議了《關于增補和調整分會第三屆理事會成員單位的議案》,全體投票一致通過中建機械有限公司晉升為分會理事單位。中建機械總工程師、副總經理耿貴軍在會上發言致謝,并表示將繼續積極支持分會工作,為行業工作貢獻力量。
經過前期對年會支持單位的綜合評估,并征得輪值副會長單位徐工建機同意,2022年度年會由杭州品茗安控信息技術股份有限公司承辦,品茗公司營銷總監王永強在會上進行了2022年年會籌備方案工作匯報,向代表推介了以“綠色、數字、智慧”為主題的2022建筑起重機械分會杭州年會。
分會名譽副會長吳恩寧作會議總結。他指出,徐州是歷史上的戰略要地,今天的工程機械之都,理事會活動的成功組織,讓代表既品味到徐州厚重的歷史文化,也感受到了當今徐州的行業擔當。作為杭州人民,吳恩寧先生熱忱邀請大家年會時再聚杭州。
會后,與會代表在夏泳泳總經理等領導的陪同下,參觀了徐工塔機智能制造工廠,徐工先進的智能化數字化技術和智能化工廠讓與會代表大飽眼福。
隨后,與會代表赴會員單位徐州市匯力高強標準件有限公司參觀考察。徐州匯力董事長孫玉武等領導全程陪同。
當前的行業形勢下,市場發展的走向是行業企業共同關注的話題。作為分會,我們以為企業創造一個相互交流相互探討相互學習的平臺為己任。通過會議,我們非常欣慰地看到新市場形勢下的各種新機遇新理念。和上一個周期相比,當今行業無論從規模、技術還是從發展質量來說,都保持在更高的水平。我們相信,行業總體形勢趨穩是大勢,希望全行業調整心態,主動積極應對常態化發展。